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初中化学教学计划
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。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优秀教案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:
1、使学生掌握油脂的存在、组成、结构、重要性质和用途;
2、了解肥皂的成份、工业制取原理和过程;
3、认识油脂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,进行科普教育;
4、指导运用旧知认识新知的方法,训练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
教学重点:油脂氢化、水解的基本原理;结构决定性质原理的应用
教学用品:投影仪、试管、胶头滴管、猪油、菜籽油、溴水、高锰酸钾溶液等
教学思路与设想:
由于本节处于高二有机化学的最后,既具有探索新知,又具有运用旧知的作用。因此,本节教学从复习旧知识入手,由生活中的现象展开,采用教师启发引导,学生多回忆、多思考、多动笔,共同研讨中实现教学目标。按照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 性质 用途为线索,最后总结重点知识、练习巩固结束课程。
教学过程:
教 师 活 动
学 生 活 动
教学意图
[复习提问]1、请与出甘油及几种已学的高级脂肪酸的结构式(教师巡查)
2、甘油与硬脂酸等能反应吗?试与出有关反应方程式。(一个学生板演,教师不作评价)
[投影]1、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(同右栏) o
2、酯的通式:r—c—o--r/
来自于: 酸 醇
[讲述]其它高级脂肪酸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。从它们的结构看,应属于 ? 类物质。它们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动物脂肪、植物油的成份统称油脂。这节课就来探讨油脂的有关化学知识。
[板书]课题,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56~157 序言部分
·学生书写后,同桌交换指正。
ch2—oh c17h35cooh(硬脂酸)
ch—oh c17h33cooh(油酸)
ch2—oh c15h31cooh(软脂酸)
·学生回答后,书写反应式:
ch2—oh
ch—oh +3c17h35cooh
ch2—oh
ch2ococ17h35
chococ17h35 +3h2o
ch2ococ17h35
·观察投影订正写法,并与酯的通式比较。
·回答“酯类”。区别“脂”与“酯”的不同
·与生活中所见的实物相联系
·默读
查看更多>>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,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,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,欢迎大家分享。
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篇1课题:
燃烧和灭火
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:
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
过程与方法:
1、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,认识探究问题的`方法
2、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
3、体会运用归纳、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1、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,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
2、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,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
教学重点:
1、认识燃烧的条件
2、认识灭火的原理
教学方法:
实验探究、小组讨论
课前准备:
大烧杯镊子 药匙 试管 胶塞 红磷白磷热水
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篇2教材分析
1、知识: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;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;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;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。
2、能力: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、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。初步培养学生分析、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。
3、思想教育:培养学生实事求是,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。
学情分析
1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、促进者、合作者: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、富有个性的学习,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,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。教学是师生交往、积极互动、共同发展的过程。当学生迷路的时候,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,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;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,教师不是拖着他走,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,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。
2、采用“问题情景—探究交流—得出结论—强化训练”的模式展开教学。
教学目标
知识与技能:
1、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,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。
2、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,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'实验操作。
3、认识分解反应。
4、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。
过程与方法:
1、学习反应物的状态,反应的条件,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,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。
2、感悟通过
查看更多>>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,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,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,欢迎大家分享。
教学设计模板初中化学 篇1《氢气实验室制法》
一、知识目标
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,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备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;
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,对给定反应物、生成物的化学反应,能初步判断反应类型;
根据气体的性质,学会判断气体收集的方法。
二、能力目标
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,通过观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,并根据其原理,用易得廉价的简单实验仪器,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。
三、情感目标
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验,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,需要进行验纯的必要性,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。
四、教学建议
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课,难度虽不大,但知识面广,这些知识是后续教学的基础。
1.准确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,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,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活动。因此教学目标应具体、明确,教材处理详略得当,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,重视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。
2.教学内容应有序、合理
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开始,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"氢气的用途"资料片,导出新课。再通过实验,师生共同讨论,建立置换反应的概念,同时简介原子团的知识。在此基础上,结合实物展示,巧设问题,由简到繁,从易到难,根据仪器药品,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合适装置,通过设计实验,一可培养学生的动手、动脑的能力,二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,三可巩固已学知识。
3.优选教学方法,教学手段多样化
本节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,以实验为前提,通过实验观察,实物展示和录像、计算机、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,集实验、讨论、讲述、讲解、归纳、练习为一体,这种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,又体现了教为主导,学为主体二者统一的教学原则。
4.重视能力培养,注意养成教育
本节教学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通过实验或启发性、探究性的`问题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增加学生动眼、动手、动口、动脑的机会,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、操作
查看更多>>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,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,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,欢迎大家分享。
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1【教学目标】
1、了解什么是化学,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、适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。
2习习惯和学习方法。
3、激发学生亲近、热爱f
教师准备:1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)2试管、烧杯、玻棒、白纸(用naoh溶液、酚酞试液、澄清的石灰水、稀盐酸等。
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。
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,“视频导入”抓住了学生眼球,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,浓缩了历史的变迁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。
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“图文并茂、以图代文”的特色,培养学生“解读图文”的自学能力,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。
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,能较好达到
资源共享的.目的。
如此坚持下去,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、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“合作”意识。
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“从生活走向化学,从化学走向社会”的理念。
更可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、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————变化中学、探究中学。
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(b案)
【教学目标】
1、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、结构、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。
2、取的信息进行加工。
3、会问题,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。
【教学重点】
【教学难点】如何让学生知道“化学是什么”。
【教学准备】实验准备
agno3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酚酞cuso4溶液 试管架
大试管3支小烧杯
【课时安排】1课时
【教学设计】
一、魔术激趣
甲:(展示a、b象呢?
甲:[ab液体(agno3溶液)。]
c、d两种无色液体),我也请大家猜一猜,如果
向盛有c液体(naoh溶液)的烧杯内,逐滴滴入d液体(无色酚酞)]
(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)
乙:我的节目叫“花开花落知多少”。
丙
查看更多>>